选书网 > 修真小说 >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 第377章【改写影视工业内容生产的游戏规则】

第377章【改写影视工业内容生产的游戏规则】(2 / 2)

假设这部电影是在AI小镜的支持下制作出来的,其制片成本是280万美元,若票房成绩还是23.16亿美元,那就意味着制片方赚取的利润直接暴涨到了10亿美元以上,而不是9亿美元,因为其它综合成本也会跟着降,降掉的成本就是利润。

真拿下23.16亿美元的票房,制片方的最终利润是绝对能够超过10亿美元的。

未来的电影工业生态,一部电影最大的支出项将不再是制片成本,很可能是广告宣发成本。

而且很有可能连带着广告宣发成本也会大幅下降,原因也很简单,对于制片方来说,280万美元制作出了一部电影拿1.75亿美元的天文数字去做广告宣传,这是极不明智甚至是很愚蠢的操作,因为风险太大了。

制片方很可能会选择大规模量产更多部的电影,比如产出20部电影,1.75亿美元的广告宣发费用分摊在20部电影身上,等于每部电影的广告宣发就是875万美元。

显然,这样的风险是最低的,总不可能20部电影全都血亏吧?

一部电影最多亏个几百万美元,要是1.75亿美元砸在一部电影上,万一这部电影票房惨案,那就是血亏得麻麻都不认识了。

制片方只要不傻,肯定不会这么干。

当下的电影广告宣发支出巨大,比如《阿凡达2:水之道》宣发成本1.75亿美元,那是因为这部电影投入太大,是绝对不能因为广告宣发这个环节省钱而掉链子,否则很可能就是因为宣发没到位导致整个项目亏损甚至血亏。

但随着AI技术的入局,改写了影视工业内容生产的游戏规则,整个行业的模式和格局都要被颠覆和重塑。

现在的一部顶级大制作,电影制片方都会拉很多投资方出资来分摊风险,就算是好莱坞迪士尼也不会轻易独自承担一部超级大片的全部制片成本,因为那样的风险太大了。

但以后随着制片成本指数级的骤降,这种多个制片方联合出品投资一部电影的模式大概率是要退出历史舞台,变成一部电影就是一家制片方全部出资,亏也亏得起,赚了自己一家通吃麻麻香。

即便是堪比《阿凡达2:水之道》这种电影的顶级视效水准,制片成本也不过2000万元人民币,正常的片子一般就700万到1000万左右的成本就够了。

显然,有实力的制片公司完全不虚,绝对敢独家承担制片成本。

联合制片出品必然在未来不会成为主流,独立制片会逐步取代之,并成为这个行业未来的主流。

除了这一可预见的变化之外,影视行业另一个可预见的变化,那就是以后恐怕很难再出现10亿票房级别的电影。

像今年贺岁档《哪吒2》这种150亿级别的现象级票房怪兽,以后再想出现类似的案例更是难如登天。

原因也很简单,AI小镜的这一生产力工具的支持下,生产成本骤降,生产效率骤增,必然将使得影视作品的产出量迎来恐怖的指数级暴增。

这就意味着观众的选择面多了,可观众总数还是那么多,观影市场的规模还是那么大,总票房也依然是那么多,那么票房必然会更加分散到更多部的电影身上。

而且由于电影数量多了,也意味着电影院选择多了,电影院也要吃饭,可选择的多了的时候,院线的议价权也会水涨船高。

只要一部电影的上座率不行,立马就减少排片换别的电影上。

这也意味着未来每一部电影作品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整个行业都会得到充分竞争,未来的电影行业很可能会出现首映决生死的格局。

像今年《哪吒2》这样的现象级票房怪兽,以后不说绝对没有,就算有也必定是要集天时地利与人和才能做到。

即便是今年的《哪吒2》票房大爆,那也是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结果,其本身就已经是难以被复制的孤本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