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苏州知府张亨被打入大牢,每户多分到了七斗粮食后,各个感恩戴德。
也不知哪个读书人发动的,居然写了一个感谢太孙朱雄英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被写在一张宽大的布匹上,许多老百姓都在那书生的写的这篇《谢陛下、太孙惩贪官,济百姓书》上签字画押。
这不一大早,一群百姓就将府衙围了个水泄不通。
“怎么了?”朱雄英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立刻询问身边的人。
“莫不是又有民怨了?不应该吧,赈灾粮已经足数发下去了,难不成还有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贪污?”
“属下这就出去打听打听!”
府衙门外。
“你们吵吵嚷嚷的做什么?这里是衙门,不是你们闹事的地方!”
“大人,我们不是来闹事的,我们是来感谢太孙殿下的。”
说话的间隙,那书生站在高处,顺势扯下了那根竹竿,那张布匹落下,赫然露出了那篇《谢陛下、太孙惩贪官,济百姓书》。
“还请大人请太孙殿下出来,我们要亲自送给太孙殿下。要是没有太孙殿下来查苏州,我们估计都要饿死了。”
“是啊!太孙殿下真是为我们平民百姓着想啊!”
“好了,诸位安静!安静!本官这就去跟太孙殿下禀告此事。”
明白这是好事之后,苏州卫指挥使吴高立刻进去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朱雄英。
“好,这就出去!”
等朱雄英离去众人时,顿时群情激动。
“大家的心意我知晓了,惩治贪官,让大家吃上饭是朝廷的职责。苏州知府张亨贪墨赈灾粮本就是朝廷御下不严,用人不当。”
“所以咱及时拨乱反正,一来是为了不让你们被蒙在鼓里,二来也是为了保住朝廷的颜面。这都是分内的事情,要说对不起,也是朝廷对不起大家,担不起大家这样的厚爱。”
“这里毕竟是府衙,每天有很多要务要处理。你们这份万民书我代大父收下了。本就是做了分内的事情,大家不必这般感恩戴德,还请有序离开吧!”
“没想到太孙殿下这般谦虚。”
“马皇后养大的孩子肯定错不了。”
……
《谢陛下、太孙惩贪官,济百姓书》收好之后,朱雄英看着人群散去之后也回了府衙里。
回到屋子里之后,朱雄英看着这篇文章,不禁感慨万千。
“收好吧!”朱雄英道,“等带回去给大父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