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间,马上就要到小年了,
京师又下了一场浅浅的雪,再次把城池内外薄薄的裹了一层。
京城内外,渐渐的有了年味儿,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皇宫里面,因小皇子的诞生,又是到了年底,内府一连发了两次赏钱,变得格外的喜气。
王芷娘母凭子贵,被册封为贵妃。
这一阵子,不但朝中大臣进宫道贺,还有各地方接到消息的官员,也纷纷发来贺表。
朱由崧手里拿着一份贺表,静静的看着外面的雪花飘落,神情一阵恍惚,他来这里整整一年了。
这个弘光元年算是能平稳过去了,他彻底的改变了历史。
手上的贺表是南阳王朱聿健写的,这位历史上的隆武帝,这时还在应天府中。
去年朱由崧在应天府登基称帝,经过广昌伯刘良佐的奏请,囚在凤阳的朱聿键被释放,并封为南阳王。
后来礼部官员奏请恢复朱聿健的唐王故爵,被朱由崧挡住了,并令朱聿键迁至广西平乐府。
但因为朱聿健初关押在凤阳期间,受到了守陵太监用墩锁法恶意折磨,差点就被搞死,身体不好,又没有钱,去不了广西平乐府就藩,便一直留在应天府。
朱由崧看完朱聿健的贺表,陷入了沉思。
朱聿健的贺表中言辞华丽恳切,和朱由崧印象中的隆武帝多少有些不一样。
这位多灾多难的朱聿健,年轻时差点被自己的亲爷爷弄死,好不容易继承了唐王爵位,报了杀父之仇,满腔热血组织护军勤王,却被削爵关押在凤阳差些被太监弄死。
朱聿健想要恢复唐王爵位,又被朱由崧否决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心态呢。
这个时代宗族观念是很强的,皇族更甚。
朱由崧对于明朝宗室制度,因为自己没有子嗣,没底气不敢改变。
现在有了皇子,朱由崧腰杆子也硬了,以前不敢动明朝宗室制度问题,现在是要想办法解决一下了。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皇家宗室就两极分化严重,嫡系上层那一脉宗人富得要死;旁支偏脉绝大多数穷得要死,有的就差没饿死了。
明朝宗室的名声非常差,反正那些嫡系顶尖宗室也被喷,穷的宗室支脉偏门也被喷。
那些顶层富贵宗室被喷,这其实都没话说,谁让他们如蛀虫一样,占那么多资源,过着好日子呢,还干了那么多数不胜数的坏事。
但是那些穷得快饿死了的宗室为什么也被喷,这就是明朝操蛋的宗室制度问题了。
万历末年,登记在册的皇室成员有十几万人,这么多人如果按祖制,全部都要朝廷发禄米养着,一年要850万石米粮。
明朝那点税收,朝廷怎么可能养得起呢,于是从嘉靖帝开始就开始赖账,不给那么多?米了。
到万历以后赖账慢慢就习惯了,崇祯时期大多开始直接不给了。
但那些跟历代皇帝亲近的宗室又给的非常多。
比如万历自己的弟弟潞王、和万历的儿子福王,一个个富得流油。
宗室成员士、农、工、商都不得参与,除了吃喝等死,啥也不能干,又没有营生途径。
绝大多数宗室成员没了?米后,许多中下层宗室处于极大的困苦当中。
这些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收入,还要面对明末后期物价上涨和灾荒频发。
他们有时候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更别提享受什么优越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