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英语一样的水平?你的德语也这么精通?”
赵海峰一听顿时又惊又喜:“可不要蒙我啊,如果是真的,县里将会有重要任务交给你,这关系到整个沂蒙县的工业发展大计!”
方信淡淡微笑道:“赵县长如果不信,完全可以出个题目让我试试。”
旁边的徐扬听了,也点头笑道:“赵县长,如果你有德语书籍,可以先拿出来让小方同志翻译几页试一试,正好我也略懂一二,可以帮你提供参考,不然我今晚就要回省城了,以后再过来的机会也不多了。”
“啊?好好,稍等一下,小刘,快把我的包拿过来。”
赵海峰听的有点着急,赶紧转头示意了一下。
他身后出现一位秘书模样的年轻人,原本一直都没有什么存在感,却能在领导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
“赵县长,你的包。”
小刘马上把公文包交给赵海峰。
赵海峰接过递来的公文包,拉开拉链,仔细的在里面的文件堆了翻找了一下,
很小心的取出一本有点发黄发皱的杂志。
方信一眼就看清了,这本杂志是1972年6月的,德国《工业》月刊。
“这是我托关系从上海搞来的,据说德国的最新科技,还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在这本期刊上都有介绍,”
赵海峰很小心的拿着这本杂志,用极为爱惜的目光看着它,
向方信恳切的说道:“可是找遍了整个沂蒙县,就没有一个能看懂的,更别说把它翻译出来了……小方同志,你看你能不能……”
“我试试吧,先把第一篇文章翻译出来,请赵县长和徐专家、韩馆长指正。”
方信微微一笑,伸手就要去接这本杂志。
不料,赵海峰却把手一缩,不肯交给方信,
苦笑道:“这本杂志真的太珍贵了,真的不容有失,所以……你最好不要带走……”
“那我就在这里翻译吧,给我一个小时交稿,这样可以了吧?”
非常理解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先进科技的渴望,对于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工业完全心中没底,所以特别看重来自工业强国的第一手资料。
于是方信就用最为让人放心的方式,来证明自己。
“真的?”
赵海峰、徐扬、韩志文,还有县长秘书刘跃兵,四个人全都震惊的看着方信。
虽然方信说的只翻译第一篇文章,但只看那密密麻麻的字数长度,估计少说也得写两三千字,
一个小时?
正常钢笔书写速度,就算完全抄写中文,一个小时能写两千字已经是极快的了,
他不需要翻译、思考、校正吗?
“信得过我,就给我一个小时,信不过,我这就走。”
方信耸耸肩,玩味的看了四人一眼,冲着杨湘宁打个手势,这就准备离去。
“哎哎,等一下。”
赵海峰一急,慌忙拦住方信,一咬牙,把手中的德国杂志郑重的递交给方信,
“好!就等你一个小时,希望你千万别让我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