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死得其所
“我问完了,明顽长老。但是我们家小朋友似乎还有些其他问题。”陆青岚道,“离枣榆最近的城镇中有沙漠中的小城,流离失所的村落,更符合你期望的应当是北巍。但我猜你应该并不愿意求助于北巍的学堂,即便你将他们送出去,也是没有前程的。”
“你知道了?”
“在下不才,博学笃志,乃九州第一百事通。”
“呸!”明顽方才心中涌现出的一丁点感动转瞬即逝,恨不得用一万句话来骂此人的贪得无厌,厚颜无耻。
魏逐风缓缓开口:“您是当年获罪的那一支佛修的后人。”
明顽思绪猛然绕了回来,不高兴地咬咬牙:“那又怎么样?”
果然还是不够温情的场面更适合他们对话的氛围。
魏逐风犹豫了一会儿,才万分不解地说:“我很同情您的遭遇,但这跟我哥有什么关系?他秉公而行,顶多是政见偏好不与您相近。”
陆青岚蓦地叹了口气,无可奈何笑了,傻孩子,你知不知道这世上有种东西叫迁怒?
“仅凭喜好取士本就不可取,但他断了我最后一条求学之路,那是我毕生的梦想。我无法步入朝堂,无法,就连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愿他也要彻底禁止!这何尝不是一种矫枉过正!秉公?只是为了私心罢了,他手下的那些门客,不过是归顺于他才被重用,可曾有什么真才实学?堂堂一国太子,连兼听而明都做不到,当真废物!”
魏逐风步伐很大地抖了两下,吓得老太太差点从半崖上摔下来:“我不背了。”
陆青岚笑得差点原地打滚。
过了一会儿明顽才说:“我虽然心里明白不是他的错,但是我还是不喜欢他,喜欢不起来。”
陆青岚在心里点了点头,并嫌弃地踩了一脚。
可是他也明白,几十年的怨愤,像迷惘人生中一个明晰的方向标,明顽至少有人可怪,有人可怨。
心里种下的不可磨灭的深刺,不会因为理解就此烟消云散。
她口口声声太子殿下,或许甚至都没有见过魏潜云,只是这个名字和那道疤痕一样,是天真年岁时厄运突如起来,留下的永久的烙印。
后面的事很容易就能猜出,饱读诗书却获罪不得不离开京城的小姐一路西行,不知怎么入了世外,在这里住了下来,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念书的机会。
可是正如村民所说,她所学所掌握的东西早就是几十年前的范本,或许早就过时,于是就在一次次的往返中,她秘密地与山外的学堂和夫子达成共识,力求说服村民将孩子送出去上学……
等等。
陆青岚心中浮现出一个巨大的疑影。
这样的秘密,真的是秘密吗
他们的跟踪并不隐秘,说明明顽避人的举动并不高明。
一个隐隐约约的想法慢慢成形,他却没有擅自宣之于口,恰逢明顽在此时开口。
“在离开京城时,我原本是这样想的,然后我们在京郊遇到了伏击。我父母兄弟皆为此殒命,我不明白,都已经被判处流放的家族,到底还能阻了谁的路,”她带着多年的不解与愤恨,困惑地说,“那些人自称是太子门下。”
二人齐齐沉默了一瞬,末了,陆青岚冲魏逐风轻轻摇了头。
“我虽然并不完全清楚你的计划,但是住在山上你替我解开经脉的这段日子里,你如果需要帮助就来找我。”陆青岚温和道,“不算在交易里,你不用给我什么,是我自己乐意的。”
魏逐风将精疲力尽,神思倦怠的明顽送了回去,从屋檐上溜回来时,陆青岚正支了个摊子说书。
不知道从哪来的一块惊堂木一敲,把魏逐风抖了个激灵。
他定睛一看,不禁乐了一下。
重重叠叠的小观众把陆青岚绕成了一个圈,下了学穿着古怪校服的小孩们无一不是热忱的眼神,不知是谁先出的主意,竟让他来讲故事。
他站在角落,听见陆青岚晃着手指说:“从前有一位将军。”
传说在十年前,正有一场大动乱,匈奴入侵,狼烟四起,烽火席卷了边境。
未曾开化的蛮夷见到了中原的奇珍异宝,纷纷杀红了眼。在失去最后一道城防后,他们再也没有受到任何阻碍,甚至放下狠话,要在未来的几个月内扫荡中原山河,让漫山遍野都变成一座巨大的屠宰场。
正当边境驻军被逼到绝境之时,一股势力横空出世,剿灭了匈奴奉为不败神话的精英军队。
这一阵打的是蛮夷一个措手不及,部落大将木格尔恼怒地冲副部喊叫:“这是哪里来的一支军队?中原哪里还有军?”
中原的正规军早已被他们打的分崩离析,临时组成的民间军队成不了这么大的气候。
大批蛮夷军队迅速被歼灭,居然还没有放弃野心。
木格尔集结军队,一鼓作气杀到了城下叫嚣:“大厦将倾,谁能挽回倾颓?”
只听一声弓响,一支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划破空气,带出阵阵杀气,顷刻间贯穿了木格尔的钢铁臂缚,带起一片飞溅的血肉。威力之大,可想而知!不觉让人惊呼,中原竟也有人有如此臂力!
“你是谁!”
只听前阵有个半大少年用不合时宜的轻松语调道:“在下陆扬。”
“砍你们军队的不是我,是我师父。他觉得你不配他亲自出手,就派了我来。蛮夷大将,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