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的疯狂进攻维持了一个月。
然后他们就偃旗息鼓了。
毕竟这样的进攻毫无意义,他们的重型武器根本推不到射程,这些庞然大物在地面的移动速度跟龟爬没什么区别,无论是拉动的牲畜还是推动的士兵都是给六甲神兵练枪法,到最后就连那些抓来的辽国仆从军都不干这种送死的工作了。
而没有重武器的攻城也是送死。
城墙上有无数床弩,还有射霹雳弹的弩炮,射磨盘的人力投石机,城墙內排着一个个巨型配重投石机,还有六甲神兵对将领的狙杀,进攻的金军几乎从一里外就开始承受不断的死亡,等他们丢下遍地死尸靠近到城墙后还有密密麻麻的神臂弓,就算冲过神臂弓的拦截还有守城士兵投下的新式霹雳弹,还有恐怖的万人敌,一个月时间光汴梁城墙根就堆积了数千具金军死尸,而守军的伤亡根本就微不足道,城内的损失几乎为零,原本历史上城内的确挨了大量石弹,可这一次金军投石机根本推不到射程,毫发无损城內国师谋朝篡位他们觉得不太可能,但祸乱朝纲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实际上他已经在祸乱朝纲搞得官不聊生了,可他祸乱朝纲的同时却和官家保持友好,甚至多次拒绝了教主道君太上皇的邀请。后者在龙德宫早就想和国师一起修道了,多次派出亲信太监拜访国师宣召,但国师直接拒绝,一次也没去看过太上皇,搞得太上皇很不满,不过他倒是经常去见官家。甚至他还在官家同意下把皇女给抱走了,说此女和他有宿缘,要做亲传弟子,他肯定不会对皇女有什么想法,毕竟皇女才六岁,那么明显就是在以此和官家确立一种特殊关系,甚至好像还给官家献过仙丹。
赵桓中立就代表军方中立。
反正国师又不祸祸军方的世家勋贵,既然官家不发话军队乐得看热闹。
话说他们很喜欢看这种热闹。
尤其是看着那些文官家大门被难民撞开,然后在他们的哭喊声中扛着各种财物出来的场景,那些将领们感觉心情无比愉快。
这样衮衮诸公们就难办了。
他们没招了!
他们最会的是以规则和制度控制,但制度和规则在杨丰面前就是屎,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借助军队,可军队这一次作壁上观,他们也可以借助民意,可现在民意在国师那边,他们也可以借助皇权,但皇权也不帮他们,毕竟皇权得靠国师来保证不被金军抓去当奴隶,他们剩下唯一的武器只有圣贤书了。
可国师有毛瑟枪啊!
下笔千言终究不如毛瑟枪一杆。
这个道理是放到什么时代都准的。
衮衮诸公们只能在不断对国师的咒骂中,无可奈何地忍受着,寻找他们反击的机会。
实际上汴梁城內此刻也算是暗潮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