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之五好青年 > 第二四零章 叫什么叫,等会有的你叫

第二四零章 叫什么叫,等会有的你叫(1 / 2)

杨信的目的还是给他的南方荡寇军寻找一个根据地,而凤阳那地方还是可以的……

那里的确穷一点。

但那里却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控制江淮的战略要地,对江南拥有高屋建瓴的战略优势。

临淮关浮桥是淮河上唯一的桥梁。

直通清流关的大路相当于这个时代的国道。

在那里建立一个基地,以民兵为依靠建立一支真正的强军,基本上就具备了对长江下游沿线所有城市的快速干涉能力,至于穷的问题更好解决,正好在那里推广新作物。

当然,杨信目的并不只有这些。

“改革卫所?”

天启疑惑地说道。

“是的,太祖创立的卫所制度其实是好的,只是后来被搞坏了,但好在这个制度还在,我们需要的就是进行改革,也就是统统按照我之前在无锡搞的,把卫所军户民兵化,取消他们在军籍下的所有限制,然后把原本他们耕种的那些官田按照三四成地租租给他们。

原本军户是上交一半给卫所。

但问题是在军籍体系下,这些粮食都成了养肥那些世袭将领的。

而同样在军籍体系下,军户必须服从这些将领,最后他们就变成了后者的事实上农奴。

既然这样咱们就推倒重来。

先把凤阳做一个试点,我从山里招募的那些棚民荡寇军,在处理完无锡的事情之后就暂时没用了,但也不能把他们解散,这些人真得很好用,臣的意思是继续招募,然后把他们安置在凤阳,就像天津的一样垦荒。但对外不要说是去改革卫所的,就是单纯给他们一个安置点,凤阳一带的荒地太多,那里最适合他们垦荒种田。

这样凤阳各卫的将领们不会反对,甚至为了巴结臣还会配合。

然后他们就可以在那里扎根。

接着臣再去改革凤阳各卫,那时候那些将领想反对也没用了。”

杨信说道。

“准,这些人一切都照天津的荡寇军,开垦出的荒地也算兄长的,左右这次我也该给兄长封赏。”

天启说道。

这样就可以了。

两人迅速抛开政务,开始继续研究科学。

准确说是杨信给皇帝陛下解决这段时间遇到的疑惑,尤其是设计中的皇极殿钢筋水泥化问题,实际上也没多大技术难度,本身他俩计划的只是用钢筋水泥来替代那些成本夸张的楠木柱子。杨信根本就没想过在皇极殿使用钢筋水泥的房梁,目前他又不能提供真正钢筋,最多只能制造锻铁筋,这种东西做柱子问题并不大,但做横梁还是不太敢的。

横梁依旧木制。

只要能把那些楠木柱子替换,三大殿造价直接下降一半。

那些巨大的楠木是三大殿的主要成本,这东西必须从南方的山林砍伐然后无数人力拖出来,再沿着长江运河一站站送来,每一根柱子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没有这些柱子,三大殿本身花不了多少钱。

锻铁筋加水泥足够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锻铁不是钢,但无非也就是加粗而已。

没多大点事。

皇极殿说到底也就是个连房顶算上的官和士绅的公敌,朱国祚虽然是浙江人但却是嘉兴,而嘉兴就是东林党势力范围了,尤其是在杨信刚刚害死一个嘉兴籍状元的情况下,这个老状元更是瞅他就来气。

“那我就直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