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启正自恋的时候,高镐悄悄地走了进来,看到了如此萌的陆承启,强忍着笑意,立在一旁不说话。陆承启很自然地放下了量自己肱二头肌的手,皱眉道:高镐,你进来作甚
启禀陛下,工部侍郎唐勋工部主事沈括军器监监正苏颂求见。
高镐强忍笑意,低着头说道。
他们来作甚陆承启有点不好的预感,皱着眉说道:宣他们觐见吧。陆承启一向重视高端科技人才,这三人组代表了大顺的科技尖端力量,一起求见,肯定是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发生了。
高镐退出去后,不到一会,向阳的垂拱殿殿门登时一暗,三个人鱼贯而入,纳头便拜:参见陛下
陆承启挥了挥手,说道:众卿平身,可是有要是面奏
这时,高镐带着几个内侍,很主动地给三人搬来了椅子,奉上了香茗。三人坐定后,才由资格毕竟老的唐勋说道:陛下,臣等率领皇家大学学子,研制出了一种无色琉璃,堪比水玉
陆承启一惊,他知道水玉就是水晶,是们出于对水晶这种玉石的珍爱,赋予它一个极富美感的雅称,意谓似水之玉,又说是千年之冰所化。水玉一词最早频繁出于山海经:又东三百里,日堂庭之山多水玉;丹山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司马相如上林赋曰:水玉磊河。水晶得名水玉,古人是看重其莹如水,其坚如玉的质地。
除此之外,水晶还有水精水碧石英等称呼,都是指纯净的水晶。现在唐勋说研制出了一种无色琉璃,那岂不是玻璃
样品在哪陆承启也不多说,他要自己判断,到底是不是玻璃。他知道,烧制琉璃的手法,和后世玻璃不同,那他们是怎么烧制出玻璃来的呢中国古代烧制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到了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古法琉璃,是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琉璃石是一种有色水晶材料,琉璃母是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使其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改善。
而玻璃是由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烧制而成,两者原料不同,怎么做到纯净而无色的呢
很快,陆承启就得到答案了。只见唐勋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圆乎乎的东西,小心翼翼地呈到陆承启面前。陆承启定睛一看,原来是个玻璃球样子的东西。触手之下,冰冷如玉。陆承启仔细把这个琉璃看了又看,发现除了一些打磨的痕迹之外,真的是纯色,好似天然水晶一样。但到底是不是玻璃,陆承启无从判断。